近年来,福建省上杭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稻烟产业综合体建设为平台,积极构建稻烟融合的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农药的“五新”技术体系,夯实稻烟融合发展基础,全力保障优质原料有效供给,主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符合上杭烟区实际的稻烟融合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
试点先行,成效初显
“三丰”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济、丰康、丰乐三个行政村的连片简称,田块方整、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龙岩市“烟+稻+N”产业综合体、省级烤烟示范基地、全国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之一、全国烟叶调制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2023年以来,上杭县局(分公司)整合相关部门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积极与省、市农业、科研部门联合开展“烟+稻+萝卜”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项目,连片千亩示范种植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新开发的“福香占”烟后稻品种。
“‘福香占’平均干谷亩产1242斤,每百斤收购价格195元,亩产值2422元,对比常规烟后稻,亩产值增加近560元。”粮烟种植大户陈福玉一脸喜悦地说。
图为机收后农民进行稻谷装袋。郭子雄摄
上杭县局(分公司)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努力通过“粮烟双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烟区规模化发展“烟稻轮作”产业模式,常年保持烟稻重叠率98%以上,形成上半年种烟,呈现“绿油油”的一片田园风光;下半年种植烟后稻,呈现“金灿灿”的一片丰收景象。目前,上杭县正积极探索“烟叶+水稻+蔬菜”的科学轮作模式,推动了“稻+烟+N”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守牢了“米袋子”,稳固了“金叶子”,充盈了“钱袋子”。
图为收割机在庐丰畲族乡万亩烟后稻田收割作业。郭子雄摄
强化管理,再创佳绩
上杭县局(分公司)积极与龙岩鑫叶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结合水稻和烟叶两种作物的需肥特性,探索开发稻烟融合“新肥料”。在现有套餐式施肥、有机肥工程化定制生产的基础上,探索肥效监测评价体系,积极发展统测施肥、智能配肥、代施代管等农化服务,形成并推广一批科学施肥技术模式,实现了稻烟作物优产高质。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上杭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上杭县局(分公司)按照农田改造、农机改进、农艺改善、农服改革思路,系统推进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同时聚焦“一部手机种好烟”,依托行业烟叶平台,以数字“新农具”赋能“新农人”。
在生产管理上,上杭县局(分公司)积极推进智能育苗、数字田管、数字农机、智慧烘烤、智能收购等应用,助力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心中有数”,实现烟农对生产核心节点作业信息的及时感知、智能管控。
图为烟田无人机植保作业。郭子雄摄
在服务管理上,由“数据跑路”代替“烟农跑腿”,实现烟农专业服务、业务办理、惠农金融等26项服务“一网通办”。
“我们在产业综合体实施田园种植产业‘七个统一’,即统一机育、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机防、统一机收、统一机烘、统一加工,确保连片种植规划统一、集约高效,形成连片规模效应。”三丰烟农合作社社员、种烟种粮大户蓝小强说。
图为机耕专业队正在稻草回田、机耕溶田作业。郭子雄摄
“我们立足烟草,服务大农业,‘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广绿色防控与大农业有机结合,推进‘粮烟融合’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构建稻烟融合绿色防控综合治理新技术,实现烟叶与水稻在绿色防控共享共性技术。”上杭县局(分公司)副经理林志华说道。
据悉,2024年上杭县烟叶生产实现生物防治全覆盖,果树、蔬菜、茶叶等大农业领域推广应用5.1万亩,为上杭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势赋能。
“我们以稻烟产业综合体建设为平台,积极开展稻烟融合的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农药的‘五新’技术体系研究,逐步夯实稻烟融合发展基础。积极推广‘双订单、双合同’产业发展模式,实施‘生产+加工+品牌+绿色+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把烟区产业综合体建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速跑’。”上杭县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江益忠表示。(林清通、郭子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