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8名“躺平式”干部被调整的消息受到关注。而麻章区区委书记陈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举就是要让躺平者警醒、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
笔者通过梳理发现,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倡导“艰苦奋斗”理念、让“躺平”者“躺不平”,近年来,全国多地纷纷设置“蜗牛奖”“鸵鸟奖”“刺猬奖”等奖项,让“躺平式”、“孙连城式”的干部出现在公众视野、受到抨击和谴责。在改进工作作风方面可谓投之以“猛药厚味”。
在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全行业也正处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不管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以“吃苦”为代表的优秀品质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让“吃苦者吃香”更是成为一种时代呼唤和社会担当。
首先,“吃苦”是一种精神,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吃苦为荣,以奉献为乐。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从焦裕禄“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到黄文秀放弃大城市优渥生活,扎根基层扶贫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吃苦的深刻内涵,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赞誉。
其次,让“吃苦者吃香”,是对“吃苦”精神的肯定和激励。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肯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同志,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安逸舒适,而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勇于承担当作为、挑战困难,取得了优良的业绩。例如艰苦奋斗19载、从一名客户经理、机电维修员成长为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的沈宏斌;又如在行业勤学不辍,笃行不怠33年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物流分中心电气技术员、特级技师兑幸福。正是因为这种吃苦精神,使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一些人不愿吃苦,甚至害怕吃苦。他们追求享乐、贪图安逸,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挑战就逃避。这种心态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果任由这种现象蔓延,将会导致社会的惰性增加,创新动力不足,最终影响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因此,让“吃苦者吃香”,不仅是对个人的激励,更是对社会风气的引导。我们要在行业大力弘扬吃苦精神,让吃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吃苦者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让更多的人都能够看到吃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让那些肯吃苦、能吃苦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更多人的吃苦精神,让吃苦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让“吃苦者吃香”,还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以物质享受为唯一追求,而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目标。要懂得,吃苦是一种磨砺,是一种成长,只有经历了吃苦的洗礼,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以吃苦为荣,以奉献为乐,让“吃苦者吃香”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吃苦中磨砺意志,在奉献中实现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