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一场小雨过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曹疃村的天空湛蓝如洗。习习清风吹过,广袤田野上,新生的谷子苗摇曳生姿。
查看过谷子的长势,曹疃村党支部书记刘承军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村委会。只不过,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而是带领记者走向了邻近的房间。
“这里装着全村人的‘根’,也记录着我们曾经的‘光辉岁月’。”刘承军向记者介绍。
曹疃村是蔚县著名的文化古村。村北的古堡里,门楼、古宅、寺庙、戏台、书院,连片的古建筑似乎在无声地展现着这个村落悠久的历史。
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影壁墙,上书“村史文化馆”几个大字。村史馆分为“刘家老院”与“秧歌史馆”两个区域。其中,“刘家老院”里陈列的是村里的文化和生活遗存,“秧歌史馆”里则展示着源远流长的秧歌文化成果。
“墙上展示的是我们村的历史遗迹,靠墙的区域展示着村里日常生活的场景。”走进“刘家老院”,刘承军颇为自豪地介绍着一件件展品。
“这块‘曹家疃堡’牌匾上的字迹是从古堡门楼上拓下来的,自明嘉靖年间修缮至今,一直保持原貌。”
“清乾隆三十九年和道光二十六年,村里人曾两次重修西玄帝庙,这块碑就是当时捐资修建的记录。”
“这是清宣统元年,清政府给我们村的刘万邦发的恩贡‘证书’,当时在村里的轰动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
……
听着刘承军如数家珍的介绍,记者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体味着曹疃村数百年的风雨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地处煤炭产区的曹疃村又迎来了短暂的“辉煌”。那时,村里开起了小煤窑,全村80%的男性到煤矿打工,川流不息的运煤车辆让这个偏僻的古村落一下子热闹起来。
“那时候所谓的‘辉煌’只是暂时的,而且是不可持续的。”刘承军沉重地说,2008年后,随着当地一批生产技术落后的煤窑被关停,村民们一下子失去了工作和经济来源,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家庭陷入贫困,全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7%。不仅如此,煤炭开采和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成为困扰当时村民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
转过“刘家老院”,刘承军带记者来到“秧歌史馆”区域。
“您知道这个村史馆是什么时候建的吗?2018年。您知道为什么要建这个村史馆吗?因为那一年,我们实现了整村脱贫。”刘承军兴奋地自问自答。
按照当地党委政府部署,2016年,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卷烟厂派驻扶贫工作队,对口帮扶曹疃村脱贫致富。乘着政策的东风,曹疃村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全县的农村里,建有村史馆的不少,但有专门的秧歌史馆的,我们村是独一份。”刘承军说,这是因为他们村保留着全县唯一的村级秧歌戏剧团。
秧歌戏是蔚县的传统剧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县有名的“戏窝子”,曹疃村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有秧歌戏班社,每年农历腊月至次年二月,全村一街两戏台,你登台来我擂鼓,热闹非凡。 村里老艺人自制的戏服、道具,满是岁月痕迹的演出乐器,被木质人偶装扮得惟妙惟肖的演出场景……不大的秧歌史馆里,每一处细节都流露着村民对秧歌戏的深深喜爱。
“这张照片非常有意义。”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刘承军介绍说,这是由张家口卷烟厂捐资建设的新剧场落成时,村里秧歌戏女演员的一张合影,她们中,有3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位县级传承人。
正是看到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张家口卷烟厂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后,把擅长秧歌戏的村民集中起来成立演艺公司,借助非遗力量赋能群众增收致富。
他们一方面整理传统剧目,以新时代新农村为题材创作贴近生活的现代剧;另一方面多方筹措经费,为演员们购置乐器、音响等设备,还开辟了专门的排练场地,帮助他们更好地打磨经典唱段,在全县进行巡回演出。
对传统秧歌文化的重新发掘,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帮助他们树立起“幸福要靠双手来创造”的生活理念。此后,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曹疃村成立了种植合作社,统一引进优质品种,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收割收购,推动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升;坚持改造与利用并重,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在遍地煤渣的废弃荒地上开辟出了100多亩果园,绘就了一幅乡村生态振兴的动人画卷。
时间不会停滞,脚步不会停止。刘承军告诉记者,未来,他们还要扩建村史馆,进一步丰富馆内展品。他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时代下,知晓自己“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勤劳质朴的曹疃村人必将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曹祥金 马玉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