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唱一首《红日》给我们听听呗!”
类似的调侃听得多了,李克勤也习惯了,他从不往心里去,反倒把这当作自己小店的亮点招牌,时刻保持警觉,紧跟市场趋势,提升服务质量。
“父母对我的期待,就是希望我能勤劳,这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为了支持南水北调初期工程建设,李克勤的父母从河南淅川县一路南下搬迁到钟祥市柴湖,成为了大柴湖的第一批移民。“我就是那一年出生的。”
图片来自钟祥市大柴湖移民纪念馆
钟祥大柴湖是全国最大的移民乡镇,在没有耕地、没有居住条件的恶劣环境下,靠着党和国家的政策帮扶,父辈们人拉肩扛、白手起家。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李克勤对移民精神深有感悟,也练就了他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茅草屋,土坯房,我以前都住过,后来慢慢生活好一点,为了养家糊口,1998年,我开了家小卖部,周边乡里乡亲来我这里买点油盐酱醋,顺便带上一盒烟。”
那时候的柴湖经济发展很落后,人流量少,李克勤的小卖部也很小,只摆了几排简易货架,上面一股脑儿堆着油盐酱醋、针线百货,小角落里面零散地放上几包烟,再加上没有经验,尽管他起早贪黑,不辞辛劳,但一天忙下来也就只有20元左右的经营收入,没有章法的备货堵死了他的流动资金,尽管着急却也找不到解决办法,直到一个人的出现给他“指点迷津”。
“我到现在还记得烟草公司客户经理小刘头一回到我店里来的样子,年纪轻轻的,头脑灵活得很,上来就‘考’我店铺销售流水,还真把我考倒了。”李克勤说道。
他口中的“小刘”,就是钟祥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客户经理刘肖松。为了让李克勤对自己店铺经营做到心中有数,他常常到李克勤的店中,帮着李克勤一笔一笔登记销售流水,慢慢地,在李克勤心里面就有了个‘账本’。
“现在好了,小刘给我安装了云POS系统,只要点点鼠标,所有数据都清清楚楚,省心又省力。”
身为移民的后代,李克勤心中始终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他坚持不懈、勤勉好学,慢慢把店铺做大,生意做强。“党的政策好,烟草公司的服务也好,现在店子的收入很稳定”。
虽然已经在柴湖生活近60年,但当地移民保留了很多淅川的生活习惯。为了进一步满足周边移民的购物需求,客户经理刘肖松为李克勤量身定制了一套全方位的店面改造升级方案,利用“知音同行”服务品牌对店面进行靓化,特别增加了面条以及清真特色商品陈列区域。同时,增设醒目的灯箱,美化店面外墙,昔日的“杂货铺”转型成了高颜值的“小商超”。
(店内清真特色商品陈列)
“移民精神就是创新求变,柴湖作为经济开发区,做生意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响应政府号召。”从电话订货到网上订货,从电子结算到主动支付,从普通终端到优质现代终端,从“新商盟”到“知音购”,李克勤永远是柴湖镇街上最早响应的零售户。如今,克勤超市已经从普通终端升级为优质现代终端。
“我是一名老党员,你们看这个‘红色农网终端之家’,是在店铺改造时找人特意设计的,就是想表达我们一家人对党的感恩之情,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在各方面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李克勤在对店内商品进行扫码)
作为“红色农网终端之家”的组长,本着传承移民精神的朴素情怀,从观念转变到经营技巧,从商品陈列到货品布局,从库存管理到门店升级,李克勤把自己多年的经营经验心得向其他零售客户倾囊相授,毫无保留,面对经营基础比较薄弱的零售客户,他还会根据客户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为革命搬迁’是咱大柴湖移民当年喊出的口号,今天有的好日子也是祖祖辈辈勤劳干出来的。如今我的孩子们都结婚了,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盼着老乡们都能跟我一样过上好日子。”李克勤说道。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