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块钱的烟,什么“大义灭亲”?
“你小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抽什么烟!18块钱一包,还敢在我面前装?”
老张指着儿子小李,气得吹胡子瞪眼。小李挠挠头,尴尬地笑了笑:“爸,这烟哪有那么贵,也就十块钱一包。”
“十块钱?!你当我傻子吗?你别以为我不知道,现在这烟都涨价了!” 老张怒气冲冲地拍着桌子,仿佛那18块钱的烟,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痛。
这一幕,在近些年来的无数个家庭上演过,也正在无数个家庭继续上演着。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总是带着一种“大义灭亲”的严厉。
“为什么一定要抽贵的烟?” 老张总是这样质问小李。在他看来,抽烟就是一种陋习,一种浪费,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他年轻时吃过不少苦,知道赚钱的不易,自然对儿子的“挥霍”难以忍受。
“爸,这烟也没多贵,我偶尔抽一包,也不影响什么。” 小李试图解释,但老张显然听不进去。
“不影响什么?!你知不知道,这钱可以买多少菜,可以给你弟弟买多少学习资料!” 老张越说越激动,仿佛小李的每一根烟,都抽走了他的血汗钱。
小李沉默了,他理解父亲的辛苦,也明白父亲的担忧。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抽烟是一种放松,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并不一定要抽贵的烟,但也不能完全被父亲的“大义灭亲”所束缚。
这只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在无数个家庭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都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父亲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艰苦朴素”,而儿子则渴望拥有自己的选择,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然而,在“大义灭亲”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父子之间的情感和理解。
老张对小李的爱,是深沉的,是无私的。他担心小李误入歧途,担心小李会像他一样,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但他忽略了,时代的变迁,已经让小李的成长环境与他截然不同。
小李对老张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挚的。他理解父亲的付出,也明白父亲的期望。但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义灭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亲和儿子之间需要沟通和理解。
老张应该放下对儿子的偏见,理解儿子在不同时代的成长背景,尊重儿子的选择。
小李也应该体谅父亲的辛劳,学会与父亲沟通,让他明白自己的想法,让他安心。
18块钱的烟,不过是父子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父子之间消除隔阂,增进理解,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大义灭亲”并非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应该是理解、尊重和包容。只有这样,父子之间才能真正消除隔阂,共同成长。
暂无评论内容